作者簡介
● 張教志
1962年9月出生,陜西省紫陽縣人,1983年7月參加工作,199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大學學歷。歷任紫陽中學教師,紫陽縣教體局干部,紫陽縣委宣傳部干部,縣委黨校講師,中共紫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,紫陽縣委辦公室副主任、主任,中共紫陽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長,現(xiàn)任中共紫陽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、主任。
再為實景劇說幾句
實景劇《郎在對門唱山歌》現(xiàn)改名為《貢茶傳奇》。這是我為紫陽茶旅融合量身創(chuàng)作的一部實景劇劇本,并試圖通過努力把它打造出來,以吸引到更多的人到紫陽旅游,留下來、住下來,哪怕是一天,就會極大的推動紫陽三產的發(fā)展。這是我多年來的想法,也是全縣許多同志多年來的愿望。紫陽的旅游業(yè)需要這樣一臺實景劇,紫陽也具備了這樣的文化條件。千年貢茶、千年故事、千年民歌,在這部劇中有機融合,得到展現(xiàn)。真山真水真景、好歌好舞好聽,加上漢江兩岸的燈光秀和現(xiàn)代舞美的科技支撐,相信經過后期的精心策劃和二度創(chuàng)作,一定可以成為紫陽文旅融合發(fā)展的新名片、新亮點。
我是學理科的,當教師十年教數(shù)學。對文學只是愛好,寫劇本更是頭一次。好在當宣傳部長時全程參與了電影《郎在對門唱山歌》拍攝,加上平時的學習、觀察和思考,對劇本寫作知識有了一些積累,更主要是對家鄉(xiāng)的情懷,讓我欲罷不能。2020年三月開始動筆,由于不習慣電腦書寫,便用手寫的方式創(chuàng)作,寫一段,讓辦公室主任鄧濤和其他同志用電腦打印出來一段,邊寫邊打邊改,一個月便完成了初稿。然后進行反復修改,鄧濤同志在規(guī)范劇本上給予了極大的幫助。這段時間真把人忙哈了,因為縣上和常委會還有很多工作,我不能不務“正業(yè)”。之所以在較短的時間寫了出來,是因為我已構思多年,腹稿打了多年。劇情的走向和為劇情所用的民歌早已了然于心,可謂思如泉涌,一氣呵成。這里有兩個問題要說明一下,一是劇名。最開始定名為《茶姑》即劇中的主人公,后來覺得劇中故事反映的是貢茶的來歷,所以應該叫《貢茶傳奇》。再后來感到此前實名制電影《郎在對門唱山歌》已有了一定影響力,沿用這個名字便于宣傳,且劇中主打曲也是紫陽的經典民歌《郎在對門唱山歌》,所以就用了這個名字?,F(xiàn)在來看,還是用《貢茶傳奇》更為貼切,新穎。二是劇情。劇情是文學劇本中最為重要的構件和要求,要有人物的矛盾沖突,要有事件的發(fā)展和結局,話劇要求更為嚴格。實景劇是最近十幾年興起的一種適應旅游業(yè)發(fā)展的藝術類型,似乎重點在實景、在燈光、舞美,要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效果,而忽略劇情本身。全國各地的實景劇差不多都是這樣,看了這些實景劇除感到聲光電的震撼外,在故事方面并沒留下多少印象。我認為既然是劇,必須在劇情上完整,細節(jié)可以粗一些,燈光、舞美只是輔助。所以我在構思和寫作這個劇本時,力求做到劇情基本完整,讓人看后知道事情來龍去脈。另外,還必須把優(yōu)美的紫陽民歌融入進去,這些民歌既要好聽,又要為劇情服務,不能兩張皮。我采取的是拿來主義,因為我縣的文藝工作者尤其是陳碧珊、張宣強老師創(chuàng)作了大量的民歌歌曲,剛好為劇所用。這樣貢茶、傳說、民歌就結合起來了。張宣強老師在寫劇評時認為可劃為民歌劇一類,從亦歌亦劇這個角度講,我也是認同的。
總之,我是以一個紫陽人的情懷和對家鄉(xiāng)的熱愛,盡自己的努力,編寫了這個劇本。重點在編而不是寫,初衷是為紫陽的文旅融合做出一點貢獻。實景劇用了“大型”二字,其實不算大型只是微型實景劇。我們也搞不了大型的,效果也未必好,而且實景劇只是旅游的一個點,期望以劇的門票帶來多大收入是不可能的,但能使旅游成為一個完整鏈條,實現(xiàn)綜合收入的增長??赐甏藙∧茏層慰椭溃鹤详柌柙谔瞥褪秦暡?,貢茶有這么一個美好故事,紫陽民歌很好聽,足矣!考慮到實景劇屬季節(jié)性演出,故多寫了室內演出舞臺版本。
僅以上述文字再為劇本說幾句。
二零二一年六月
來源:陜茶網
如涉及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